(1)教育時間較短:教育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。依據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,“微課”的時長一般為5—8分鐘擺布,最長不宜
超過10分鐘。因此,相對于傳統的40或45分鐘的一節課的教育課例來說,“微課”能夠稱之為“課例片段”或“微課例”。
(2)教育內容較少:相對于較寬泛的傳統課堂,“微課”的問題聚集,主題突出,更適合老師的需要:“微課”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育中某個
學科常識點(如教育中要點、難點、疑點內容)的教育,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育環節、教育主題的教與學活動,相對于傳統一節課要完成的
復雜眾多的教育內容,“微課”的內容更加精簡,因此又能夠稱為“微課堂”。
(3)資本容量較小:從大小上來說,“微課”視頻及配套輔佐資本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擺布,視頻格局須是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局
(如rm,wmv,flv等),師生可流暢地在線觀摩課例,查看教案、課件等輔佐資本;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(如筆記本電腦、
手機、MP4等)上完成移動學習、“泛在學習”,非常適合于老師的觀摩、評課、反思和研究。
(4)資本組成、結構、構成“情景化”,資本使用方便。“微課”選取的教育內容一般要求主題突出、指向明確、相對完整。它以教育視頻片段
為主線“統整”教育設計(包含教案或學案)、課堂教育時使用到的多媒體素材和課件、老師課后的教育反思、學生的反饋意見及學科專家的文
字點評等相關教育資本,構成了一個主題鮮明、類型多樣、結構緊湊的“主題單元資本包”,營造了一個真實的“微教育資本環境”。這使得“微
課”資本具有視頻教育事例的特征。廣大老師和學生在這種真實的、詳細的、典型事例化的教與學情景中可易于完成“隱性常識”、“默會常識”等
高階思維能力的學習并完成教育觀念、技術、風格的模仿、遷移和進步,然后迅速進步老師的課堂教育水平、促進老師的專業成長,進步學生
學業水平。